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上海体科所体育科研系列
为进一步开拓学术视野、促进科研交流,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反兴奋剂中心)于近期邀请来自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的专家,为科研人员开展一系列线上专题讲座。
一
研制运动处方
过程中的思考
讲座主题:研制运动处方过程中的思考
讲座时间:2022年8月25日
主讲专家:北京体育大学 任弘教授
主讲简介: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质测评与健康促进、运动员科学选材等。担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处方师培训主讲教师,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全国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人才教育培训规划》(2018-2022)系列培训班特聘讲师,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市体育局“全民健身,科学健身”讲师团主讲教师等,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教育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体融合委员会委员。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课题《中国人群精准运动处方研制与运动处方库建设》,参与科技部“十三五”重大专项子课题《“运动是良医”干预方案的优化与效果、安全性及卫生经济效益评价》《运动促进体质健康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和《大众体质健康评价标准的研制与特定人群健身方法的开发》等。
任弘教授围绕运动处方,从研制背景、研制思路、概念理解、制定流程、基本原则和构成要素等方面展开介绍。在谈到对运动处方的理解时,任弘教授认为,运动处方是借鉴医学处方的形式,在健康检查和体质测试基础上,结合运动个体现有生活方式和体力活动水平,专门设计的具体化运动健身指导方案。
在制定运动处方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对象的年龄、性别、自述健康等情况确定健康筛查内容,再根据心肺机能、身体成分、肌肉力量与耐力、柔韧性等因素进行体质测评。基于以上情况,在遵循安全性、有效性、个体化、全身性、专门性等原则的前提下,制定循序渐进的周期性运动处方,并具体指导、监督处方实施,进行效果反馈与激励。
在关于运动处方的构成方面,任弘教授结合《全民健身指南》,指出应包含八大要素,分别为运动目的、方式、强度、时间、频率、总量、进度和注意事项等。其中,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的核心要素,其与获得的健康收益有着明显的量效关系,需要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和期望达到的运动目标,确定适合运动处方对象的个体化运动强度。
此外,在实施运动处方时,应注意做好运动风险提示与医务监督,根据个人情况确定最佳运动时间段,完成充分恰当的运动前热身及运动后的放松拉伸,并确保饮食配合、观察运动后的不良反应等事项。
声明
以上内容根据任弘教授讲座内容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
糖尿病与体力活动流行病学
讲座主题:糖尿病与体力活动流行病学
讲座时间:2022年9月22日
主讲专家:上海体育学院 王茹教授
主讲简介: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运动与糖脂代谢、低氧健康促进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以第一负责人的身份承担了13项课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累计获得资助金额达800余万元。在国内外重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已获得知识产权18项。目前担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运动科学分会会长、代谢生物学学会理事;上海生理科学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科研》编委等职务。
王茹教授结合当前研究热点,围绕糖尿病在国际、国内的地区及人群分布特征、预防与治疗情况作简要介绍。
在运动防治糖尿病方面,王茹教授分别从机制和优势、运动指南的发展史、发展趋势等角度,分享了糖尿病与体力活动流行病的研究内容,并指出,合理的运动可以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应特别注意“FITT-VP”原则,即频率、强度、时间、方式、运动量、进度等六个方面。
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认为,糖尿病的运动疗法泛指任何体力活动,一般是长期、适度、持续性的慢性运动。首选的推荐运动方式为步行,其次为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任选1至2项,运动频率应视运动量大小而定。美国运动医学学会专家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练习和平衡练习等活动,并提供了每项活动的特定形式、强度、频率、时间和进度指导。
声明
以上内容根据王茹教授讲座内容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供稿 | 业务科 周 培
责编 | 信息中心 吴佑宏
了解体育动态
关注体育前沿
探索体育科技
最生动的资讯平台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