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正文

中药贴膏龙头不“躺赚”了?年销10亿元核心产品专利即将到期,羚锐制药欲花大价钱收购化药创新药企

  • 情感
  • 2024-12-15 15:45:03
  • 35

中药贴膏龙头不“躺赚”了?年销10亿元核心产品专利即将到期,羚锐制药欲花大价钱收购化药创新药企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中药贴膏行业不缺销售神话,唯独缺的是创新。

  近日,“贴膏一哥”羚锐制药发布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收购银谷制药100%股权,后者综合估值暂定不超过7.82亿元。

中药贴膏龙头不“躺赚”了?年销10亿元核心产品专利即将到期,羚锐制药欲花大价钱收购化药创新药企

  羚锐制药虽然连续十几年保持住了业绩增长,成为A股中的一个销售神话,但中药贴膏行业技术门槛低,分食蛋糕者众多,羚锐制药也正面临着同质化竞争、重营销轻研发等隐忧,尤其是公司的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专利即将在2026年11月到期,来自仿制药的竞争一触即发。

  此番收购的对象银谷制药是一家化药制药企业,其产品包括1类新药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国内首仿药品鲑降钙素注射液等。如果顺利完成收购,对于羚锐制药如何实现同公司主营贴膏业务的协同性以及创新研发投入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联系采访羚锐制药,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押宝创新药

  羚锐制药于2000 年10月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中成药制剂、化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涉及骨病、心脑血管、儿科、抗真菌、癌性疼痛等治疗领域。主要产品包括通络祛痛膏、壮骨麝香止痛膏、丹鹿通督片、培元通脑胶囊、参芪降糖胶囊、糠酸莫米松乳膏、小儿退热贴、咳宁胶囊、锐枢安®芬太尼透皮贴剂等。2023年,在中药贴膏TOP20品牌中,羚锐制药有6个产品上榜,数量排名第一。

  银谷制药成立于 2007 年,是一家以化学药品(包括创新药和仿制药)研发为核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集创新药物研究、原料合成、制剂生产和药品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型制药企业。银谷制药的主要产品包括我国首个高选择性抗胆碱能受体拮抗剂 1 类新药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同时拥有国内首仿药品鲑降钙素注射液、鲑降钙素鼻喷雾剂;另有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

  与“膏药一哥”相比,银谷制药的知名度和业绩都无法相提并论,但其拥有的创新印记正是中药贴膏行业缺少的。公开资料显示,银谷制药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立项企业等,已取得 13 项发明专利,另有 2 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

  对于此次收购银谷制药的目的,羚锐制药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积极探索战略新兴产业,持续优化公司资产结构,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本次交易符合公司整体战略规划,通过整合双方资源,形成业务合力、资源互补的协同效应,有利于公司拓展业务领域,为公司提供更多商业机会和增长潜力。

  实际上,近几年中药贴膏企业都在不断拓展产品线,试图研发更多创新型产品,羚锐制药也开始布局化药贴膏产品。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相关止痛药物的市场需求巨大。透皮贴剂相比注射剂,使用方法简便,不良反应较低,止痛效果好,可广泛用于癌性疼痛和非癌性疼痛的治疗。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治疗中度到重度慢性疼痛以及那些只能依靠阿片样镇痛药治疗的难以消除的疼痛,目前国内只有羚锐制药和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获批生产芬太尼透皮贴剂。

  “虽然化药贴膏比中药贴膏赛道技术研发难度大,但是同创新药研发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一位长期关注医药股的投资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即便如此,贴膏行业的创新也是寥寥可数,目前国内的化药贴膏产品只有不到10种。

  据米内网统计,2019年至今,中成药贴膏剂都没有新品获批上市,仅有健民药业集团的中药1类新药牛黄小儿退热贴报产在审;3款新药获批临床,其中2款为1类新药。

  为何中药贴膏企业“懒”于创新?上述投资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因为中药贴膏拥有OTC属性,消费对象人群广泛,毛利率又高,只要销售策略制定得足够好,就能够“躺赚”。

  销售神话藏隐忧

  看似“不起眼”的膏药行业,却有着不可思议的销售神话。行业“一哥”羚锐制药连续14年营收正增长,净利润则是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中间还跨越三年疫情;九典制药连续10年营收正增长,净利润连续5年保持30%以上增长……

  在国内,膏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尤其是跌打损伤等骨科疾病膏贴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市场有着十分巨大的市场。据中金公司数据,2023年我国药用贴膏剂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04亿元,其中中成药贴膏市场规模为135亿元,占总市场比例的66%;化药贴膏剂占比逐年增长,由2020年的26%提升至2023年的34%。

  通络祛痛膏、“两只老虎”系列中药贴膏剂是羚锐制药的核心产品也是营收主力,通络祛痛膏作为独家产品已入选《国家基药目录》《国家医保目录》,2023年销售额破10亿元,羚锐制药当年总营收33.11亿元,“两只老虎”系列年销量破10亿贴。

  国联证券等多家机构研报认为,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骨科中药贴膏剂行业有望持续增长。

  不过,中药贴膏赛道也并非没有隐忧,行业面临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研发投入不足、集采降价临近等问题日益突出,即便行业“一哥”羚锐制药也不能独善其身。

  2024年前三季度,羚锐制药实现营业收入27.59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0.07%;归母净利润5.74亿元,同比上年增长23.10%;扣非归母净利润5.41亿元,同比上年增长22.54%。但在营收、净利润仍保持连续增长的同时,毛利率却有所波动,2024前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72.68%,同比下降0.49%。

中药贴膏龙头不“躺赚”了?年销10亿元核心产品专利即将到期,羚锐制药欲花大价钱收购化药创新药企

  更为关键的是,羚锐制药的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的发明专利权将于2026年11月到期,这意味着羚锐制药未来将面临仿制药的市场竞争,和能否维持高毛利率的挑战,留给羚锐制药研发创新的时间并不多了。

  然而,一直以来,羚锐制药被质疑轻研发而重营销。据2023年年报,羚锐制药2023年销售费用15.04亿元,占营收比例45.41%;研发费用仅1.10亿元,同比减少12.32%。2024年上半年,羚锐制药研发费用约4719万元,虽然增长9.02%,但研发费用率仅为2.5%,相比之下,销售费用为8.55亿元,是研发费用18倍,销售费用率44.9%。

  另外,羚锐制药似乎热衷于购买理财产品。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羚锐制药用于银行理财产品的金额为6000万元。2023年,羚锐制药使用3000万元用于委托理财。

  不仅如此,集采的威胁已经降临中药贴膏赛道。比如九典制药的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在2022年、2023年,分别中选广东联盟地区、浙江集采,两次价格降幅分别为25%、28%。

  羚锐制药此番与银谷制药的股权交易也被外界视为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收购,羚锐制药在股权收购意向的公告中提到,本次交易实施完成后,标的公司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有利于增强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综合竞争力,符合公司及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近三年来,羚锐制药的重要股东合计减持2162.56万股,按照减持均价粗略计算,合计套现金额4.41亿元。其中羚锐制药董事吴希振和监事李进减持76.48万股;熊维政减持245万股。资料显示,熊维政与实控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熊伟为父子关系。

  见习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