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

邓志超:人民币项下离岸金融创新业务是未来发展重点方向

  • 文学
  • 2024-12-20 13:45:02
  • 34

专题:第21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

  第21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2024年12月19日-20日在上海召开。 上海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邓志超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感谢主持人,感谢各位来宾!我代表离岸金融指数报告课题组就《中国离岸金融指数报告2024—2025编制规划》向大家做个简短的汇报。

  今年4月份,离岸金融指数报告课题组发布了第一期指数报告《中国离岸金融指数报告2023》。现在我想从三方面,分别介绍离岸金融指数背景、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的方向

  首先是关于离岸金融的政策支持脉络。离岸金融在我国是一个小众的研究领域和金融业务,但确是国际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很多人对离岸金融的理解处在一个熟悉又陌生的状态。熟悉的是什么国际金融理论学习时都学过离岸金融,而陌生的是即便金融从业人员可能也很难在几分钟内说清楚离岸金融是什么。在这么一种状态下,离岸金融,特别是中国离岸金融是需要好好研究的。

  多年来中央和各级政府、金融监管部门陆续出台系列、重大政策,支持和鼓励自贸试验区离岸金融体系发展。

  而当前,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国离岸金融的发展并没有那么迅速。特别是作为金融从业人员可以明显感受到,人民币离岸交易发展缓慢,问题在哪里?在理论建设不够完善,以至于对离岸金融的定义,离岸金融业务的管理细则、享受的优惠条件,都没有作出政策和制度上的安排。这也是我们课题组希望通过离岸金融指数报告推动政策细化、落地的意义所在。

  怀着这个目标,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海国际经济研究院和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在2023年10月份联合委托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离岸金融研究所开展离岸金融指数研究项目。整个项目是时序制的,从23年10月份开始,计划用三年时间,研究成熟中国的离岸金融理论框架体系。今年4月,课题组已经发布第一期离岸金融指数报告。

  首期报告发布后,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政、商、学、媒体等各界陆续找到课题组,进行了深入且有益的沟通:从离岸金融的定义、未来的突破方向、业务范围、规则制定等方面不断地丰富整个理论架构。

  第二部分,向大家简单回顾一下首期指数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是首期报告明确了离岸金融定义。首期报告将中国离岸金融分为境内和境外两个部分,这个和IMF的定义的稍微有点出入。IMF定义的离岸金融指的是一国境内非居民之间的交易。这个定义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显然是不够的。于是,首期报告中将中国离岸金融分为两个部分,境内离岸金融指境内相关领域由非居民、法人、自然人、企业、金融机构相互之间以可自由兑换货币开展的金融活动,强调的是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境外离岸金融则是在中国境外以人民币为主要交易币种,或有中国主体参与的金融交易。这个定义是一个比较标准的大国离岸金融定义,不仅适用于中国,也同样适用于美国。这正是当前离岸金融理论中所缺的一块,即区分小国的离岸金融和大国的离岸金融之间的差别,这可能是首期报告对离岸金融理论最大的贡献。

  二是阐明了中国构建离岸金融体系的战略意义,包括培育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促进改革开放等等。而当下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推动金融强国,通过发展离岸金融培育金融强国六要素。

  三是搭建好了离岸金融指数框架。首期报告一共设置了五个一级指标和三十三个二级指标。五个一级指标包括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发展情况、传统离岸金融业务、创新离岸金融业务、离岸金融生态环境和离岸金融风险防控搭建。

  四是通过指数阐释中国离岸金融发展情况。回顾2014—2022年中国离岸金融发展总体趋势可以看到,2014年中国离岸金融指数为83.9,2022年时指数上升为87.23,涨了3.97%。对比同期中国经济、贸易的全球占比分别涨了31.6%和25.1%,离岸金融的发展似乎有点落后。这说明中国离岸金融并没匹配上中国经济的发展。从结构上来看,2017年之前主导离岸金融指数整体走势的是传统离岸金融业务项目,两者走势高度趋同。但2017年以后情况开始转变,创新离岸金融业务增长迅速。总结来看,有三个结论:第一,中国离岸金融发展相对迟缓;第二,人民币项下的离岸金融创新业务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第三,离岸金融的发展环境、风险防控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三个部分,想分享一下新一期指数报告的计划,主要是增添一些关键性的内容。

  第一块内容是,分析世界政治、经济与国内需求的变化对中国离岸金融发展的影响。首先,特朗普2.0回归使得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和金融环境都会面临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要分析特朗普2.0时代来临,美国国内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对中国的冲击。这种状况下,中国离岸金融应该如何发展,以更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再则,美元金融制裁阴霾下,世界货币体系会加速走向多元化发展趋势,中国离岸金融以人民币为主要交易货币会有什么样的机遇。再次,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周期出现错位,汇率风险上升,需要研究汇率稳定对中国发展离岸金融的限制和风险。最后,中国企业出海规模与日俱增,这种情况下构建境内离岸金融体系对出海企业的助力和支撑作用是巨大的。

  第二块内容是,研究离岸金融基础设施和发展布局。一是比较境内离岸金融交易账户之间的利弊,离岸金融主要服务非居民之间交易。中国境内能服务非居民之间交易的账户载体有三个,FT、OSA、NRA。OSA没人民币交易币种,FT有人民币交易属性,但属性是境内账户。二是研究人民币和数字货币桥的融合。当前,人民银行发布了数字货币桥已经可以高效便捷地解决各个国家贸易结算功能。数字货币桥技术与离岸金融规则的结合,是否会有助于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三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如何支撑离岸人民币交易。四是协调境内外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相互促进,香港、上海离岸金融市场如何布局,如何使得协作大于竞争。

  第三块内容是离岸金融业务的探讨。一是离岸贸易,简单理解,离岸贸易等于关外贸易加境内离岸结算,但是在我国,离岸贸易不光有纯离岸贸易,还有新型国际离岸贸易,两者的差别在于资金是否跨境。这些内容需要我们作更深一步的拓展。二是离岸债券,包括熊猫债、明珠债、玉兰债等。三是离岸保险,这方面临港集团已经有所布局,临港也成立了再保险中心。四是离岸基金,五是离岸信托,六是离岸租赁。另一方面,未来政策可能从哪些方面进行突破?一方面可能是离岸金融系统的构建,另一方面可能是注册地的开放,例如在中国境内比如说自贸试验区可以允许企业注册,就自动拥有非居民便利。当前有很多中国的企业在境外注册再回来,享用非居民身份的便利,境内是否可以考虑设置这么一个“离岸地”。这方面,浦东先行先试和海南离岸岛可能会走在前面。还有就是境外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两点,一是培育离岸人民币中心和网络,二是鼓励中资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当前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水平不高,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高,而后者又受前者制约,两者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局面,是不是可以有一方先突破,把相互制约转化为相互促进的循环。

  最后,针对于新一期指数报告,课题组准备做如下方面的优化。第一,完善指数的体系。目前5个一级指标、33个二级指标可能没有穷尽能够代表中国离岸金融的方面,需要进一步增加或剔除一些指标。第二,优化指标权重。首期报告中权重设置主观因素比重多,新一期报告中会增加客观数据进行衡量。第三,理顺理论框架。目前的定义可能还有一些瑕疵,要不断进行专家验证和讨论。第四,兼顾境内与境外。首期报告的侧重点是境内,新一期报告将兼顾境内和境外,做更详实的补充。所有的努力和工作,希望最终汇聚成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和一个可实施的路径方案,这样就达到了课题组开展这项研究工作的初心和目标。

  最后的最后,感谢各位,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的离岸金融研究工作。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