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年内猪价走出“倒V”,生猪养殖终于赚钱了!

  • 资讯
  • 2024-12-24 15:42:02
  • 36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年内猪价走出“倒V”,生猪养殖终于赚钱了!

华夏时报记者 王悦 北京报道

回顾2024年,生猪价格走出“倒V”趋势,在经历了快速攀越至高峰,又在冲高后逐步回落,整体呈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特征。

养猪人的心也随着猪价坐上了过山车。在上半年体会到了生猪养殖利润的逐月递增,在8月中旬生猪价格触及全年高点,达到了最高预计900元/头左右的盈利水平;但随着生猪价格在9月中旬回落后,也见证了生猪养殖盈利的不断下滑。

对于今年生猪养殖的盈亏情况,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刘博洋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今年的自繁自养和仔猪育肥都实现了较高水平的盈利。2024年,从3月开始生猪养殖的盈利由负转正,并一直持续到现在。其中,8月份在生猪价格达到高点的情况,生猪养殖的盈利也随之水涨船高,达到一个最高位,平均盈利约在850元/头。8月后,随着价格高位下滑,盈利也逐步减少,但是总体还是处于成本线之上。

旺季不旺,淡季不淡

根据农业农村数据,年内生猪价格的持续攀升从3月初开始,其中6月第三周出现了上半年生猪价格最高点,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8.44元/公斤,相比年初全国生猪平均价格的14.63元/公斤,上升了26.04%;攀升持续到8月第三周时,出现了年内生猪价格最高点,全国生猪平均价格20.92元/公斤,较年内低点的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4.35元/公斤,上升45.78%。

此后,生猪价格开始高位反转,并一直持续到现在。其中仅在10月第三周略有回升,此后再开启连续9周的价格下滑。截至12月第二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已跌至16.65元/公斤,较年内高点下跌了20.41%。

从生猪价格年内变化来看,生猪价格呈现“倒V”趋势,而与往年生猪价格变化相比,整体呈现出“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反常特征。

“今年生猪价格呈现‘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特征,要从供需面进行分析。”刘博洋表示。

淡季不淡主要是表现为5至9月的生猪价格出现了上涨的态势,并在8月份出现价格的高位。这主要是受去年减产影响,去年四季度发生的非瘟疫情导致被动减产和长期的猪价低迷下养殖端亏损减产,这两方面因素共同导致了今年的实际生猪供应量减少,所以,5至9月份的生猪价格呈现了上涨态势。

旺季不旺主要表现为9月至12月,生猪价格呈现下滑的态势。通常情况下,生猪市场在9月至12月期间,受到降温、节气以及节日等因素影响,需求呈现上涨态势。但今年的屠宰量、下游终端的白条走货情况都不及往年。猪肉的消费量和屠宰量同比去年同期的旺季下降约30%。

为何今年的腌腊高峰未能实现提振效果?

刘博洋指出,主要是因为供应端的逐步增加,新生仔猪和能繁母猪均呈现恢复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从屠宰量以及终端的消费市场的需求量则是同比减少的态势。其中需求减少,一方面,今年总体的消费市场呈现相对疲软状态;另一方面,今年的生猪价格总体高于去年,已经超过了消费市场的消费最低价位,从而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在猪肉市场上有句话,价格高位的话可以少吃一点,价格过低的话可以多吃一点,这也表现为猪肉终端消费的特点。”刘博洋说道。

二次育肥热度高涨

生猪价格的走势与生猪产能的变化息息相关。

今年3月1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4100万头调整为3900万头,并指导各地相应修订省级调控方案,落细落实相关调控措施,引导生猪产能有序调减。

明确的调控信号引导下,生猪产能高位回调。4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3986万头,比2023年底减少156万头,回到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且下半年始终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但值得注意的是,能繁母猪存栏量自3月份开始增加,截至9月末连续增加6个月,仅9月底能繁母猪存栏环比由正转负,后续再度转为增加。

“今年4月份开始生猪产能修复阶段,尤其规模企业产能增加较明显,母猪、仔猪、商品猪存栏呈逐月增长态势。上半年供应端出现短暂缺口支撑价格提前上涨。盈利状况下,产能恢复速度加快,尤其二次育肥和规模企业,当前散户产能去化仍明显,同比存栏偏少,规模企业产能持续增加,且速度较快,市场占有率明显增加,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张斌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事实上,今年二次育肥的热度明显高涨。对此,刘博洋指出,由于去年的去产能预期及今年的生猪价格从低位开始往上涨,今年二次育肥热度较高。

生猪价格从5月份开始上涨,二次育肥有了一定的补栏操作空间的周期。同时,今年的饲料价格处于相对持续下滑的状态。从增重带来的效益来看,二次育肥操作的可能性和空间较大。因此,自3月二次育肥在南方市场开始出现,自5月份开始,北方市场的二次育肥热度出现,并一直持续到10月份。

生猪养殖实现盈利

据了解,自3月份开始生猪养殖开始扭亏为盈预计900元/头左右。纵观全年,上半年生猪养殖利润呈逐月递增态势,生猪价格持续走高,8月中旬生猪价格到达全年高点,盈利水平达到最高预计900元/头左右。9月中旬随着生猪价格冲高回落,进入下滑通道,养殖利润逐月下滑,截至11月份平均盈利在330元/头左右。

张斌表示,12月份生猪价格继续下行,养殖利润持续减少,但成本端同比下降明显,预计春节前养殖行业大部分仍能维持盈利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生猪价格上涨的情况下,猪企的生猪出栏节奏稳中加快。

牧原股份(002714.SZ)、温氏股份(300498.SZ)、新希望(000876.SZ)在前三季度的生猪销量有明显增长,总量已达到8,412.63万头。三家龙头猪企分别销售生猪5014.4万头、2156.19万头和1242.04万头;从变化幅度来看,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均同比增长,涨幅分别为6.7%和17.6%,新希望小幅下滑,同比下降了4.9%。

量价齐飞,为生猪养殖企业打开了“赚钱模式”,并已在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的三季报中充分体现。

前三季度,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967.75亿元,同比增长16.64%。实现归母净利润104.81亿元,同比增长668.9%。而温氏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53.84亿元,同比增长16.53%。实现归母净利润64.08亿元,同比增长241.47%。新希望虽然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但净利润也实现了大幅增长,营业收入为772.09亿元,同比减少27.67%;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103.97%。

值得一提的是,本轮猪企扭亏,除了由于猪价回暖的因素外,各大猪企持续发力降本亦功不可没。

据了解,牧原股份年11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3.1元/kg左右,相比年初的15.8元/公斤下降2.7元/公斤;温氏股份的16个省级养殖单位在10月份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已全部实现14.6元/公斤以下,相比去年全年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约16.6元/公斤至16.8元/公斤,已下降超过2元/公斤;新希望11月在运营场线的出栏成本已经下降至13.7元/公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认为,生猪企业持续的成本缩减努力,旨在奠定长期竞争力的基石,规模化与智能化相结合,催生更高效的生产流程,打造行业领先地位。成本控制使企业在波动市场中更具韧性,确保利润边际稳定。即使面临行业周期性挑战,也能维系可观的盈利能力,保障企业健康成长。

张斌预计,2025年生猪月度价格呈现先跌后涨再下行趋势,全年均价15元—15.3元/公斤。低点或在一季度预计均价13元—14元/公斤;高点或出现三季度预计均价在17元—17.5元/公斤。

在企业业绩与猪价变化强绑定的情况下,降本增效已是提升生猪养殖企业利润空间的必由之路,但能否支撑生猪养殖企业穿越周期仍需观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有话要说...